游走在S身材左右的真话假言之一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m/7480.html
概述

角膜移植就是用正常的眼角膜替换患者现有病变的角膜,使患眼复明或控制角膜病变,达到增进视力或治疗某些角膜疾患的治疗方法。一些引起患者严重视力受损甚至是失明的角膜疾病,通过进行角膜移植的方法,完全可以治疗,帮助这些不幸的患者远离痛苦。因为角膜本身不含血管,处于"免疫赦免"地位,使角膜移植的成功率位于其他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之首。[1]

当整个角膜被替换时,称为穿透性角膜移植;而当仅角膜的一部分被替换时,则称为板层角膜移植。角膜移植仅意味着对角膜进行手术。[2]

角膜眼病是失明的第四大最常见原因(仅次于白内障,青光眼和与年龄有关的黄斑变性),并影响全球万人。角膜移植是最常见的移植手术之一,全世界每年执行约10万例手术。[3]

根据美国眼库协会的估计,年将在美国进行超过例角膜移植,自年以来已有超过万人通过角膜移植手术恢复了视力[3:1]。在澳大利亚,每年大约进行次移植[4]。根据NHSBloodandTransplant统计,英国每年进行超过例角膜移植手术[5]。在年4月1日至年3月31日期间,英国有人接受了角膜移植手术[6]。角膜移植在德国[7]、新西兰[8]、中国等其他国家也均有广泛普及。

历史[2:1]

爱德华·齐尔姆(EduardZirm)(现为捷克共和国的Olomouc眼科诊所)于年进行了第一次角膜移植手术,这也是世界上成功进行的首批移植手术之一。角膜移植的另一位先驱是拉蒙·卡斯特罗维乔(RamonCastroviejo)。而俄国眼科医生弗拉基米尔·菲拉托夫(VladimirFilatov)在年也尝试进行了角膜移植手术,并且逐步对其持续改善,在年5月6日成功地使用死者的角膜组织进行了移植。而在年他的另一例移植手术受到了广泛报道,详细披露了他的技术。在年,Castroviejo对一例晚期圆锥角膜病例进行了首次移植,患者的视力得到了显着改善。

威尔士国立医学院的临床老师TudorThomas设想了一种角膜移植物捐献系统,并于年在东格林斯特德建立了一个眼库。外科手术显微镜的进步使外科医生能够对手术区域有了更广阔的视野,而材料科学的进步使他们能够使用比人的头发更细的缝合线。眼库对角膜移植的成功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眼库如今遍布世界各地,旨在协调角膜供体用于移植手术的分配,也为研究提供支持。一些眼库还提供其他移植物。

原理

人眼的构造好比一部光学照相机,视网膜、视神经与大脑视觉中枢的功能就象胶卷,虹膜象是光圈,角膜就象是相机的镜头[9]。角膜如果变得混浊,就好比照相机的镜头磨损了,会影响到相机影像的质量;如果替换成一个透明的好镜头,又可以照出清晰的照片,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角膜移植。因此适合作角膜移植的先决条件,是必须确认视网膜以及视神经、大脑视觉中枢的机能正常,若没有好的胶卷,仅更换镜头是没有用的。正常的角膜就象水晶一样的透明清澈,又称"黑眼珠",它相当于人眼结构中一个透明的窗口,它虽只有半毫米厚,不仅组成眼外壁,还具有强大的聚焦功能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当角膜由于各种原因变得混浊影响视力时,便可以通过角膜移植的方式更换一个干净清晰的角膜,重新恢复视力。[1:1]

适应症[1:2][2:2]

角膜移植适合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角膜混浊或水肿而严重影响视力的病变。

屈光矫正:通过用透明的健康供体组织代替患者不透明或病变的角膜组织,提高视敏度。该类别中最常见的适应症是假晶状体大疱性角膜病,其次是圆锥角膜,角膜变性,角膜球蛋白和营养不良,角膜内皮细胞代谢功能失常,以及由于角膜炎和创伤引起的瘢痕形成。如反复发作的病毒性角膜炎引起的角膜混浊,在彻底治愈之后并在半年内未再发作的病人,可考虑移植角膜;被酸、碱化学物烧伤的角膜混浊患者,在受伤治愈一年以后,可做角膜移植。

构造重建:用于保留间质变薄和去角膜囊肿患者的角膜解剖结构和完整性,或例如在角膜穿孔后重建眼睛的解剖结构,其他还包括角膜肿瘤、角膜瘘、角膜葡萄肿的患者。

治疗:去除对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无反应的发炎角膜组织。角膜溃疡范围较大、侵犯较深,久治不愈,药物治疗失败有穿孔危险或向中央侵犯的蚕食性角膜溃疡者也当立即进行角膜移植。

美容:用于改善角膜发白或不透明色的角膜疤痕患者的外观。如已失明的角膜白斑患者,为改善外观,也可以考虑做角膜移植手术。

材料来源天然角膜[1:3]

角膜移植所用的供体角膜来自于他人捐献。一般6~60岁健康者是适合的角膜供体。若捐献之角膜有过手术史,或患有青光眼或患有眼部肿瘤者,则不适合。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眼库,正在使更多的角膜盲患者得到角膜移植的机会。眼库的中心任务是采集、保存、研究角膜材料及其他眼组织,为角膜移植手术等及时、合理地提供角膜材料,以满足广大盲人的需求。

人工角膜

人工角膜[10],也叫角膜假体keratoprosthesis,这个名称有类似假肢的意思,也就是用人工的组织替代我们的人体器官,这里的器官指的是角膜。人工角膜最早的研究始于18世纪的法国,到今天已经有两百年左右的历史了。早期的医疗环境没有麻醉、无菌环境和抗生素,因此人工角膜发展缓慢,移植成功率低,直到年代新的材料得到引入,临床上才开始有成功的人工角膜移植案例报道。在年,全球只有约15个人工角膜移植成功案例发生在美国。之后的二十多年里这个数字迅速增加,在20世纪末期达到了超过4例。[11]

人工角膜移植术是用透明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特殊光学装置,通过手术将它植入角膜组织中,以取代部分角膜瘢痕组织,而重新恢复视力的一种手术方法。由于角膜组织对人工合成材料的排异反应等问题尚未最后解决,远期效果不佳,常造成移植处的房水渗漏及移植片的脱落,故目前尚不可能广泛应用。现阶段人工角膜仅适用于患各种严重角膜疾患后的双目失明,特别是严重的化学烧伤引起的全部角膜白斑和多次角膜移植术失败,无法再做其他手术者。[1:4]

目前有三种人工角膜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人体移植,即波士顿人工角膜(B-KPRO),骨齿人工角膜(OOKP),和俄罗斯莫斯科眼显微复合物(MICOF)。最近也出现了很多新的人工角膜,如KeraKlear?(Keramed),MiroCornea?和Alphacor。新型的波士顿人工角膜是临床上应用最多的一种人工角膜,它的造型像纽扣一样,分成两部分。光学部分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也就是早期的隐形眼镜的制作材料,搭配的搭扣是具有16个孔的金属钛板,便于角膜组织进入房水。骨齿人工角膜的造型更加奇特,它也由两部分构成,光学部分也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的一个圆柱体,而支撑部分则是用人体的牙齿制成。支撑部分中间开洞,光学部分从中穿过。[11:1]

生物工程角膜

最为人熟知的生物工程角膜当属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又称人工生物角膜)艾欣瞳,该产品取材于猪眼角膜,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医院作为该研究项医院,在年成功完成了全球第一例生物工程角膜移植。包括首例患者在内,共有47医院接受了移植试验,无一例感染复发,角膜透明度恢复理想,最佳视力达到1.2,并于年发表了10年随访临床跟踪报告[12]。

通常我们将这种材料取自其他生物体组织的角膜称为生物工程角膜。来自其他生物体的角膜组织能支持角膜细胞的生长,并且对氧气具有高渗透性,比目前的人工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国外也有利用其他生物的角膜制造生物工程人工角膜的研究,如年荷兰的学者就发表了利用罗非鱼鱼鳞胶原制作角膜移植物的报告。

分类穿透角膜移植

我们人类的角膜由五层结构构成,从外向内分别为角膜上皮(Epithelium)、前弹力层(Bowman’sMembrane)、基质层(Stroma)、后弹力层(Descemet’sMembrane)和角膜内皮(Endothlium)。穿透移植是角膜全厚度移植,即指上述五层角膜组织将被全部移除、并被供体角膜所取代。一般来说,如果患者的五层角膜组织都浑浊及病变,那么需要考虑穿透角膜移植。

穿透移植中通过真空或非真空环钻移除患者的角膜,之后用尼龙线将供体角膜缝合到位。如果需要,过程中会进行额外的晶状体切除、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等手术。术中及术后需要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术后成年患者需要持续随访至少三个月,观察术眼充血情况、缝线、植片透明度、厚度、前房、瞳孔及定时测眼压。成人缝线无刺激症状及无明显新生血管伸入,可在半年至1年间拆线。如角膜散光明显,在3个月后拆除部分缝线以矫正散光。[13]

与板层角膜移植相比,穿透移植有着较高的移植排斥率,主要是因为内皮层也在术中被替换。一般来说,穿透移植的视力结果大于等于板层移植术,但近年来板层角膜移植技术进步快速,逐渐可以达到与穿透移植同样的视觉效果。[14]

板层角膜移植

板层角膜移植,其学名为DeepAnteriorLamellarKeratoplasty(DALK)[15],直译为深前板层角膜移植术。板层角膜移植是角膜移植的众多技术之一,它是部分厚度的角膜移植,仅涉及供体的基质、而留下受体自身的角膜后弹力层膜和内皮,故其也成为深基质层角膜移植。简单来说,如果患者的角膜受损仅限于上皮至基质层之间,那么可以考虑接受仅替换该病变部分的移植手术,即板层角膜移植。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板层角膜移植术(广义上指所有的层状角膜移植术),因为板层移植具有较差的视觉改善结果,手术会受角膜表面不规则性和角膜组织中疤痕的影响。

最近,由于手术器械的改进和提高角膜剥离最大深度的新技术的引入、以及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相比更低的免疫排斥风险,其再次引起了角膜外科医生的兴趣。目前,该手术比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更具有优势。[16]

板层角膜移植的第一步是移除受损的角膜组织。主要方法为人工分割、机器自动化分割以及大泡技术。不论哪种技术,其主要目的都是移除受损的角膜组织并形成更好(平滑)的移植床(医学术语,也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将移除病变组织后的角膜比作用于移植的温床),其风险都是在剥离过程中后弹力层及内皮受损、进而导致穿孔而不得不转为穿透角膜移植。

由于后弹力层以及内皮得到了保留,板层移植后移植物的排斥概率大大降低,即不存在内皮排斥的可能,但是上皮及基质产生排异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也因为角膜内皮的保留,板层角膜移植可以达到与穿透移植类似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17][18][19]

内皮角膜移植

内皮角膜移植术(EndothelialKeratoplasty)[20]是部分厚度的角膜移植,患者的基质后部、后弹力层和角膜内皮全部或部分在手术中被替换。而与同为部分厚度角膜移植的板层角膜移植术相比,内皮移植术针对的角膜部位有所不同。内皮角膜移植术适用于当角膜内皮细胞层因Fuchs营养不良、大泡性角膜病、虹膜角膜内皮(ICE)综合征或其他内皮疾病而停止正常工作的情形,是该情况下恢复视力的首选方法。

整个内皮角膜移植术从年起,替代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成为美国最常用的角膜移植术。年报告了例内皮角膜移植,比年的例和年的例显著增加。年绝大多数在美国施行的内皮角膜移植是DSAEK,有23个案例,这与年相比下降了1.6%。相比之下,DMEK的数量较少但增长迅速,年有起DMEK案例,而年仅为起,同比增长88.2%。

-年间,美国DMEK案件增加了%。整体而言内皮细胞疾病仍然是美国角膜移植术最常见的适应症,占40.2%。

Fuchs’营养不良是年美国角膜成形术最常见的原因(例,21.5%),白内障手术后水肿次之(例,12.2%),之后是圆锥角膜(例,10.1%)和重复移植(例,9.8%)。

DMEK[21]相比DSAEK的优势在于更加优良的视觉效果。在多项研究中,患者单眼接受DSAEK而同伴眼接受DMEK,在DMEK眼中报告的视敏度和偏好明显更好。有报道指出,1年时DMEK组的最佳矫正视力为约0.8,而DSAEK组为0.63。85%的患者表示接受DMEK的眼拥有更好的视力。

DMEK眼1年内皮细胞丢失率为31%,DSAEK眼为34%。然而,一些研究表明超薄DSAEK后1年的最终视觉结果与DMEK相当,尽管该方法给患者带来了更长的术后恢复时间。如果超薄DSEK技术持续改进,其易用性和可靠性可能会降低DMEK的利用率。DMEK还具有较低的免疫排斥率,并且具有使用比DSAEK(5mm)更小的切口(2.8mm)。DSAEK在技术上更容易进行,供体准备和移植手术更简单。DSAEK是一种比DMEK更通用的方法,尤其在某些复杂情况下更受欢迎。与DSEK相比,DMEK有更高的再次渗漏率和原发性移植失败率。[22]

前弹力层角膜移植[23]

人类角膜前弹力层是无细胞层,充当角膜上皮和基质之间的衔接面。它厚约12微米,由胶原纤维(主要是I型和III型)和蛋白多糖随机排列组成。这些胶原纤维的直径为20-30纳米。前弹力层的平均半径为7.34mm,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会变得更薄。前弹力层的具体功能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它可能对人类角膜功能而言是多余的。这种假设的原因是许多患者在接受准分子激光术(PRK)时前弹力层被去除,但并没有不良并发症。过去几年来,已经成功地尝试分离前弹力层。这主要是受到深板层角膜移植、内皮角膜移植等部分厚度角膜移植技术发展的趋势影响。这些新的移植方法也使得供体角膜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前弹力层角膜移植是在寻求全新的移植术方面的突破。由于临床时间较短,目前它是否等于或优于已有的治疗手段还需观察。但如果被证明成功,那么它将是一种比穿透性移植和深板层移植更安全的治疗手段。前弹力层角膜移植旨在加强圆锥患者变薄且脆弱的角膜,使其变得更硬和更平整。该手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阻止圆锥角膜的发展,同时在某些情况下改善角膜对RGP的耐受程度。因此,患者通过前弹力层角膜移植及RGP可以得到病情的控制、恢复视力,进而推迟或避免其他移植手术。

前弹力层角膜移植术的理想人选是那些处于发展阶段的晚期圆锥角膜患者,他们仍然能够通过RGP矫正视力,但不适合交联(如角膜厚度太低)、且RGP越来越无法适配。已经形成角膜瘢痕的患者可能不适合该手术。

应用效果

角膜移植手术正常进行,其成功率很高。事实上,角膜移植是所有组织移植中成功率最高的。不同的文献都提到,圆锥角膜病人板层移植的成功率大于95%,尤其在引入了大泡技术之后。相比之下,穿透移植在圆锥角膜患者中的8年成功率约为90%,也有其他不同研究报道的失败概率范围大概在2.3%到68%。[24]

在角膜移植后几周,视力会逐渐改善,但可能需要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才能在接受供体组织的眼睛中获得稳定的视力。角膜移植手术完全愈合后,可以接受近视激光手术LASIK来改善视力。因为新角膜组织不能完全匹配原有的天然角膜曲线,所以会留下一定程度的近视和散光。手术后的屈光度(视力)不太容易预测,尤其是在一些案例中,大量的散光仍然会给视力矫正带来困扰。眼镜可矫正角膜移植手术导致的轻度屈光不正(近视、规则散光等);否则需要RGP或巩膜镜等接触镜来矫正术后的不规则散光,软性隐形眼镜有时也可以考虑。由于视力在手术后的头几个月内会波动,因此最好等到医生确认视力稳定后再进行配镜。在眼睛完全愈合并且完成拆线后,可以考虑接受激光眼科手术,如LASIK或PRK,以通过减少近视和散光来提高视力。

并发症[2:3]

角膜移植的并发症包括:供体组织排斥、眼部感染、角膜缝线过紧或松脱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术后青光眼及术后的屈光不正。供体组织排斥是角膜移植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我们身体免疫系统检测到供体角膜为异物并发起攻击并试图摧毁它。研究表明,与既往白内障手术相关的青光眼和角膜肿胀可增加角膜移植排斥的机会。由于角膜没有血管(它从房水中吸收营养),所以它的愈合速度快于皮肤。但在伤口愈合的同时,它也可能会被各种微生物感染。通过抗生素预防(即使不存在感染也可以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可以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角膜移植后的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移植失败,甚至数年或数十年后也是如此。原因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通常是由于新的伤害或疾病所导致的。

费用

医院略有不同,一般来说单眼价格在3万至6万元之间。角膜移植的费用医保可以覆盖的比例因不同地区及医保的种类本身有很大不同,需要咨询当地的医疗机构获取准确信息。

美国EyeBankAssociationLewinGroup在年进行的成本效益分析估计,每次角膜移植的平均成本为美元[25]。

日常管理注意事项[1:5]

手术仅仅是角膜移植的一部分,术后的处理和自我保健同样是角膜移植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

定期复查。

角膜缝线拆除时间由医生定。如果缝线存在时患者视力良好,并且角膜地形图表现规则者,可考虑长时期保留缝线,因为缝线的拆除可能会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造成明显的散光,导致拆线后视力明显下降。

注意排斥反应的发生。排斥反应常发生于术后6个月内,但有些患者术后几年也有发生。因此如果患者感觉眼红、痛,突然视力下降,角膜移植片变混浊,医院就诊,有条医院复诊。

安全有效滴眼药。注意滴管头不要碰到角膜移植片;两种以上的眼药水要交替使用,每次间隔几分钟,以保证药物在眼内的浓度。

合理饮食。适当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多吃水果、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少吃辛辣、油腻食物。

注意活动与休息。注意眼部卫生,不要揉眼;外出要戴防护眼镜,避免碰伤术眼。一年内移植片神经知觉尚未建立,因此无感觉,容易受伤,故要注意避免摩擦。如属于单纯疱疹病毒炎患者,术后要注意预防感冒、上呼吸道炎和过劳,不要吸烟,防止角膜炎复发。

术后用药[26]

不同角膜移植手术方式在术后用药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板层移植激素的使用时间可以半年左右,穿透移植可能持续2~3年以上。在激素的选择方面,可以选用强效类滴眼液,也有的医生也喜欢全身使用激素进行冲击治疗,通过双重给药的方式来达到有效的控制、治疗角膜移植排斥的作用。长期使用激素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的副作用,可以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药物。通常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从术后2周开始使用,早期使用滴眼液的频率较高,然后逐渐减少。当激素停用后,如果有条件,一些高危的患者可以终身局部使用免疫抑制剂,每天滴一到两次,这样不仅可以预防移植片发生排斥,还能够有效地预防移植片的衰竭。

角膜移植术后的另一个严重并发症就是青光眼,因此眼压的控制也是角膜移植术前、术中、术后管理的一个关键点。术前角膜专科医师最好和青光眼专科医师一起,先把眼压降到正常,然后再进行角膜移植手术。对于术后继发青光眼,可用抗青光眼药物作为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眼压会逐渐恢复到平稳。即使移植角膜再透明,眼压高还会导致视神经的萎缩等,没有及时发现的话,患者最终的结局也将是失明。

角膜移植术后的用药非常关键,患者需要一定严格遵从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医生也应当告诉患者在出现各种情况时的不同应对方式。患者可以长期备药在家,以防出现不适且一时找不到医生,能够自己及时处理好病情并及时复诊,定期检控制眼压。

外部链接

援友内容编辑团队.(,10).《穿透角膜移植常见问题》,发表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ivwyw.com//mjccby/11309.html

------分隔线----------------------------